了解宋代的乌龙茶已经成为贡品,受欢迎的
多数人对茶的最初印象是是非红即绿,但在茶的世界里,并不是这样的黑和白。在绿色与红色之间,又有一种青茶乌龙茶),又被称为乌龙茶。共同看看有关乌龙茶的历史故事,乌龙茶的起源!

传说一:宋代的乌龙茶已经成为贡品。
宋人苏轼(1037-1101年)在其《咏茶诗》中写道:“君不见,武夷溪边粟粒芽,前丁后蔡相宠加,今人争新买宠。”武夷茶就是这里乌龙茶的鼻祖,可见,早在宋代,武夷茶就已成为贡品。至元朝大德六年(1302年),御茶园设于武夷九曲溪四曲溪边,制龙五千饼单独为贡品,至元六年,制龙团已成为贡品。
还有WilliamOuks所著的《茶经》中也有有关乌龙茶的记载:160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,最早由澳门运来的茶叶销往欧洲,最初是日本绿茶,后来又改为中国武夷茶,乌龙茶风靡海外。而且,这一记载,与《安溪茶歌》中“西洋番舶岁来贾”的描写,也正好符合。

传说二:乌龙茶真得是出于“乌龙”
好东西总是能引起很多遐想,乌龙茶也不例外。有关其名称的起源,则有各种传说。有的说因地名而名,有的说以茶树品种命名,有的把龙太扯上关系,还有和英雄好汉搭点边的,有说是弄巧成拙,也有说是出自老百姓的集体智慧。
还有一个传说比较奇怪,据说是几百年前在安溪西洋乡南岩村,一个年轻的叫“龙”,以种茶、打猎为生。由于全身黑乎乎,村民们叫他“乌龙”。有一天,乌龙上山采茶,中午回到家的路上,捕到一只山麝。回到家里,由于忙于宰杀山狼,忘记做茶,一直到次日早晨才发现放了一夜的茶叶。乌龙急忙动手炒制,不料,这看似已经凋谢的茶叶,经过冲泡,竟有异常甘香。他仔细地思索,终于悟出了其中的奥秘:原来茶在筐里,经过一路上跑过,是“摇青”,然后放了一夜,才会明白其中的奥秘。乌龙茶也因“乌龙”而出人意料。

这一民间传说虽不能作为史实依据,但其内容却与《茶经》中所说的“乌龙茶源流”时期有关。据张天福教授等编著的《福建乌龙茶》记载:“历史上,安溪选育出许多适于乌龙茶的优良品种,并在生产工艺上精益求精,尽管缺少较早的相关史书,但也无法就此认定安溪与乌龙茶无关”,这是比较客观、公正的。
阅读全文